站内搜索

银行加速不良个人贷款转让 11 月以来挂牌规模突破 260 亿元

0

发布时间: 2025-11-21 11:29:26 | 来源:东方视野网

自 2025 年 11 月起,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包挂牌方式处置不良个人贷款的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挂牌金额已超过 260 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今年以来的转让规模,也凸显了金融监管部门鼓励银行“出表”以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导向。

监管层数据显示,11 月以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共发布 68 期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转让信息,涉及未偿本息约 264 亿元,主要包括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零售类贷款。相较于传统的核销方式,资产转让能够让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债务重组和还款协商方面发挥更大优势,从而帮助自然人更有效地化解债务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资产转让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资产管理公司拥有更灵活的政策工具和丰富的处置经验;其二,转让能够快速分散风险,防止大规模违约集中爆发;其三,转让对资产本身的限制较少,有助于银行实现批量化、快速化的风险化解。

与此同时,2025 年全年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已突破 670 亿元,同比增长约 80%。ABS 的活跃发行为不良资产的资本市场化提供了重要渠道,也进一步提升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和风险分散能力。

从宏观角度看,个人不良贷款的快速转让反映出当前经济环境下零售信贷风险的上升。消费需求放缓、企业盈利压力以及居民收入增长趋缓,使得部分个人贷款的偿付能力受到挑战。银行通过加速资产转让,既能及时回收资金,又能在资产负债表上降低不良率,提升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指标。

政策层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强调,要坚持“稳妥有序、分类施策”的原则,推动银行业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监管部门通过完善资产登记流转平台、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进一步降低了资产转让的制度性成本,为银行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操作环境。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不良资产转让规模的持续扩大,资产管理公司将迎来业务增长的黄金期。其在债务重组、资产重估以及后续回收方面的专业能力,将在未来的金融生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转让规模快速增长,但仍需警惕潜在的二级市场风险。资产包的质量评估、定价机制以及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都将直接影响转让效果和后续资产的回收率。监管部门已要求相关机构加强尽职调查,确保资产转让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总体来看,银行在 11 月以来通过挂牌转让方式快速处置不良个人贷款,已形成超过 260 亿元的规模。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资产来源,推动了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与资产支持证券化有望继续深化,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 作者: | 责任编辑:歌者 )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邮箱:hezuo#cridao.cn   投稿:tougao#cridao.cn      不良信息举报:743409682#qq.com(将#换成@即可)

  Copyright © 2016-2025 crid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视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402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995号